导入数据...
一路学习 一路耕作 一路收获
[国培十年路 天府迎春来]  [手机版本]  [扫描分享]  发布时间:2020年9月3日
  查看:6283
  来源:
————记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小学陈治名老师的国培感悟

image.png
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!”陈治名老师近年来通过国培学习,不断补足“活水”,让他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几层。国培让他从茫然到释怀、从坦然到憧憬;国培让他理论水平逐渐提高,教学经验得到积累,教学技艺获得发展,个人教学风格也正初步形成。真可谓:一路学习、一路耕作、一路收获。

他学当“新”教师

教育心态更“新”

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”而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。西南大学赵斌博士所作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维护》的讲座让陈老师明白了“教师”既是职业,也是事业,在教育路上不可能波澜不惊,面对压力和不如意之事唯有以诸如“改变不了现实,就改变自己”“有舍才有得”的心态去面对,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变革和发展。

学识素养更“新”

常言道:“亲其师,信其道。”而陈老师的感悟是:“信其道,才能亲其师。”他在谈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张承凤教授关于“吟诵教学”的讲座时,他便绘声绘色地讲演起来:“……张教授在讲座现场的示范让在场学员无不为其美妙的音韵、完美的传情达意效果所折服,吟诵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而习得诸如‘吟诵’之法更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,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,方能让学生信服。”受此影响,近年来,他从朗读、音乐、书法、写作等多方面来提升个人修养。

核心理念更“新”

陈老师认为,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。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罗建良和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的讲座,让他至今记忆犹新:“教授们在讲座中对标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阐释,透析了当前语文教学、尤其是习作教学的现状,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抓住‘语言、思维、审美、文化’几个关键点,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的道理。”

合作意识更“新”

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,更是一个参与合作的过程。国培中,一次次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让他明白:一个人能走得很快,但却不能走得很远。当今教坛,教师只有团结协作,打造学习成长共同体,才能实现教师个体最大化的发展。

他耕作教育田

借他人之精华,助力教学成长。

“教学有法,而教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”陈老师在谈及培训后的返岗实践时说:“每次培训之后总会产生改革的冲动,思忖着集众家之长于一身,但经过实践才发现有些方法直接拿过来用是不行的。反思其道,在于只知其方而没有得其法,要得其法,还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体验中,感悟别人的精华,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”

研教学之困惑,积累教研经验。

在农村学校,常规教研往往采用听课、评课、办讲座等较传统、保守形式,对出现的教学问题往往并不会去做深入研讨,而国培让陈老师学到了很多教研新法,他认为课例研究是对他帮助最大的。在多次国培中他与学员共同开展线上和线下课例研究,不仅解决了一些教学之困,也提高了教科研能力。

承活动之平台,提升践行水平。

捷克作家米兰.昆德拉说:“生活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。”因此,所有的教育之道,不外乎就是通过“教育”,让潜在的“可能”,变成现实的“能够”,而“变”是需要平台承载的。在工作实践中,陈老师积极参加校内教研,应邀参加片区联教活动,主动接受区内送教下乡活动。在活动中,他一方面向他人学习,取长补短,另一方面主动交流,切实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。

他结出“新”硕果

近年来,陈老师学以致用,积极探索,及时反思,取得了一些成绩:指导学生参加市区级作文竞赛、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(语言表演类、书法类)等比赛,学生获一二等奖达数十人次;所任教学科成绩多年来位居全区前列;他个人获得部级优课一次,多次获得市区级赛课一二等奖,公开发表和获奖论文10余篇。陈老师较真的工作,也得到了上级组织肯定和信任,2018年10月,他被评为第三批“广元名师”。

“生有涯而学无涯。”在未来的教育路上,陈老师表示将一路学习一路耕作,静待一路收获。


【编辑:融媒体中心】


(微信扫描分享)